中国书画家协会会长李树森为北京奥运创作《九龙图》
晶报记者 张国防 实习生 黄艳芬/文 轩慧/图
宝安区豪雅轩。中国书画家协会会长李树森40多平方米的书房里,一幅长13.08米、宽0.8米的《九龙图》长卷映入眼帘,性格各异的“龙”字,既像字又像画,栩栩如生地盘卧在墙上。
“创作‘九龙’是为表达一个中国人对北京举办奥运的自豪与兴奋。”李树森说。
前五个龙字是“2008”四个数字组成各种腾飞的龙形,后四个龙字则是草书,形神兼备。整幅作品气势磅礴,疏密有致,富有空间感、节奏感,寓意深刻。“九条象形龙字,既象征五湖四海,又象征香港九龙半岛在腾飞,也象征龙生九子。”
写下这九个字,经历大半年时间。“整个过程中用了2000多张宣纸,20多公斤墨水,大斗笔也用坏了四五支。”目前,作品已经完成,正在装裱中,“之后将送北京奥委会”。李树森说。
人生经历
坎坷不断书画不止
李树森15岁时就当了一名建筑工人。“大跃进”时期,他又来到内蒙古包头市一家保健院当护士,白天帮病人打针,下班后开始学习书画。“家里穷,为了省钱,我练习用的本子通常是先用铅笔写,接着用钢笔写,最后用毛笔写,练习本实在没法用了才扔掉。”
1962年,李树森被下放到包头的农村。
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,李树森毛遂自荐到一家理发店当了一名“理发师”。半年之后,师傅离开了他,店子就靠他一个人支撑了,可是他的“蹩脚”功夫根本招揽不到什么顾客,理发店门可罗雀。他就给学生理发,一毛钱理一个头,每天到不同的学校。流动理发店,终于可以养活他和家人了。
就这样,他一边钻研理发技术,一边继续绘画。有一次给一位老人理发时,他过于专心构思绘画,刮脸刀竟割伤了老人,看着鲜血不断地流出来,李树森吓坏了。没想到,老人并没有怪他,还答应以后还要来,并多给他了3块钱,让他买绘画用品。
从那时起,他决心把绘画艺术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。
李树森的理发店俨然成了“理发画像店”,给客人理发的同时也帮人画肖像。技艺的日臻娴熟,伴随着收入的丰厚,每个月能有100多元的收入,这已经是当时的“万元户”了。
他毅然关掉理发店,来到包头市郊区某人民公社,自荐到美工部工作。公社的领导看了他的画后,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,但要试用3个月。
试用期间,李树森的主要工作是帮师傅写好的牌匾涂上油漆。晚上,其他学员离开了,他便用纸临摹师傅白天写的字。一个星期以后,他利用业余时间也开始写木牌匾,与老师“争”活干了。顾客验货时,没有对他书写的牌匾提出异议,老师就让他挑大梁,整个牌匾的制作过程全由他独自完成。之后,李树森开始向更高难度挑战——设计商标。上班时间向老师学习平面设计,晚上用水粉临摹老师的作品。半年后,湿印、印染等技术他都全部熟练掌握了。
1964年,21岁的李树森在绘画艺术上已经小有名气了。印毛主席语录、红卫兵袖章,画水粉画、漫画、样板戏宣传画,到处有他忙碌的身影。期间他还到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系进修过两年。
在内蒙古、在包头,李树森经常参加省市的大型创作活动,高超的技艺还吸引了众多出版社前来约稿。
●艺术成就
布面国画独创一格
上世纪60年代,李树森为一家剧团绘制水粉画舞台布景。
那时国外流行用大麻布画油画,而国内画国画的传统做法是用宣纸画,但宣纸不易保存,年长日久后容易发黄变脆,不适宜画舞台布景。而绢布只可以用来画工笔画,无法达到写意水墨作品的笔墨淋漓和浑厚感。李树森经过数以万次的实验后,掌握了在棉布上绘画时不好控制水分的技巧,效果比在宣纸上画还要好,还要理想。在棉布上绘画同样可以画出墨分五色、干湿浓淡的效果。
用这种材料和方法,李树森还成功地创作了许多形神兼备的布面国画山水作品。
李树森说,棉布不受宣纸尺寸的限制,又可随意折叠,不容易吸湿变霉,且容易保存,可反复使用,还非常环保。他在创作道路上大胆创新、努力求索,受到画界同行的赞赏。
榜书艺术饮誉遐迩
1987年5月,李树森结束了在包头的25年生活,南下深圳,创办了一家美术公司,做广告招牌。
做招牌字是很有讲究的,只有榜书才好看,雅俗共赏、端庄、厚重、大气,让人看了过目不忘。从此,李树森与榜书结下不解之缘,也因榜书而饮誉遐迩。著名书画艺术家刘大为评价他的榜书:“字形端庄、线条潇洒、刚柔相济、方圆兼备、雄浑劲健,神完气足,雅俗共赏”。
榜书,亦称“膀书”、“榜署”、“署书”、“题榜书”,是古代书法家题写宫殿、匾额、门户所用的大字书法。还有题刻于山坡、岩石上的擘窠大字,如泰山的《金刚经》、明代举人萧显题写于山海关的“天下第一关”、清代雍正年间文人题写海南三亚的“天涯海角”等等,均是榜书。
随着经济的发展,榜书的用途越来越广,旅游景区、酒店、商场、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广告招牌也经常用榜书。榜书不但进入写字楼,而且用来美化家庭的也越来越多。但书写榜书要求非常高,刘大为在《书法艺术》的序言中说:“榜书如无气壮山河之势、笔墨纯熟之技、胸有成竹之形,很难涉足榜书”。
李树森解释说:对于书法家来说,字怕上墙,何况是斗大之字?字越大,越难写,因为字大难以遮丑,一个字写法稍有一点不妥,就会影响到全局,使人越看越不对劲,成为贻笑大方的失败之作。而且,如果不具备过人的气魄胆识,写的字虽然很大,但拘束小气,无力度,无精神,同样会被人传为笑料。所以,书写榜书需要具备五项较高的要求:一、胆识气魄,二、笔法通畅,三、笔力遒劲,四、结体端庄,五、神采飞扬。此五者缺一不可。
经过多年的研习,李树森在2005年编撰出版了《榜书艺术》一书,它是国内外第一本专门介绍榜书艺术和技法的专集。
佳作踏上星光大道
李树森的榜书在书法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。
2007年10月,李树森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写下了“与时俱进”、“海纳百川”、“惠风和畅”三幅书法作品,端庄大气、雄健浑厚,极具个人风格。这三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。据了解,人民大会堂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非常严格,半个世纪来人民大会堂才收藏了一千多件作品。
随后,中央电视台《星光大道》栏目也让他题写了“星光大道”匾额,“星”字中“日”字里面的一横像星星,竟是一笔完成的。
几十年来,李树森在艺术生涯中不断追求,锲而不舍。他的国画代表作《长城颂》、《江山多娇》和《黄山松云》,大气磅礴,雄健浑厚,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。他本人也被列为“当代百名最佳画家”。
李树森
1943年生,天津人。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长,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副会长。定居深圳。
多年来已有200余幅书画作品参加全国、省、市书画展。榜书作品《一衣带水》在“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”书画大展中荣获银奖。国画山水《长城颂》、榜书《拼搏》获2005年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金奖。